林茂生的生、無法知道的死,以及臺大的路

林茂生的生、無法知道的死,以及臺大的路

周婉窈

按:這是筆者受《林茂生文獻選輯》(臺大出版中心,2024)主編邀請撰寫的文章,書已出版,歡迎購閱。希望大家能多多了解林茂生、二二八,以及外來支配者對台灣的斲傷與剝奪。

《林茂生文獻選輯》書影

林茂生一生橫跨清領末期、日本時代和戰後初期,是臺灣 一等一的人才,但如同許多臺灣一等一的人才一樣,在二二八事件中被殺害,他是「人間蒸發」。當時林茂生以國立臺灣大學校務委員的身分主持文學院院務,實際上就是文學院院長。但他失蹤,臺大當局默不作聲,如果換成今天,有可能嗎?反觀當時的臺灣,是怎麼一回事?

1887年10月30日林茂生生於臺南,1947年3月11日下午 一時於臺北市大安區錦安里住處被穿便衣身上有武器的六名人員,以「臺灣大學校長請去談話」為詞挾上汽車帶走,從此蹤跡不明,(註1)何時死亡我們可能永遠不會知道。

林茂生的父親林燕臣是清國秀才,因日本統治初期教授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師學習漢文和臺語,開始對基督教感到興趣,後受洗,1898年任教於長老教會中學(今長榮高級中學),教授漢文,1914年由東港教會延聘為牧師。(註2)1903年林茂生就讀該校(校名多次更改,〔註3〕以下通稱為母校),成績優異,英語是全校之冠。畢業後在教會的資助下於1908年到日本求學,就讀京都同志社普通中學,畢業後就讀第三高等學校大學豫科第一 部,1913年7月畢業,9月進入東京帝國大學文科大學,主修東方哲學,撰寫畢業論文〈王陽明的良知說〉,於1916年7月自東京帝國大學文科大學哲學科畢業。(註4)

在東京帝國大學時期,林茂生就加入東京臺灣留學生的組織,學成返臺後,積極參與1920年代非武裝反殖民運動,1921年臺灣文化協會(文協)成立,林茂生和林獻堂一樣,是「贊成人」,該名單列在「發起人」名單之後。(註5)文協最重要的活動可以說是演講,林茂生是臺南地區的重要講者。(註6)文協於1924至1926年連續三年在霧峰萊園舉辦夏季學校,林茂生都是擔重綱的講師,分別負責教授「倫理哲學」、「西洋文明史」、「西洋文明史批判」。(註7)

1916年林茂生從東京帝國大學畢後返臺,9月回母校服務,萬榮華(Edward Band)校長聘他為教頭(教務主任)兼教 師,他大力推展學校基金募捐活動,為學校之立案鋪路,(註8)1922年私立臺南長老教中學獲得設立認可,以萬榮華、林茂生為設立者。(註9)母校之外,林茂生也在臺灣總督府臺南師範學校兼課。1920年3月林茂生任教於臺灣總督府商業專門學校(位於臺南市幸町,後遷至大宮町;簡稱臺南商專)。1927年3月林茂生榮獲以「臺灣總督府在外研究員」身分派赴美國、英國深造一年(後申請延長一年),這時候他是: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商業學校教授兼臺灣總督府商業專門學校教授。(註10)林茂生就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於第二年獲得碩士學位,於1929年獲得博士學位,論文題目為“Public Education in Formosa under the Japanese Administration: A Historical and Analytical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Cultural Problems”。七十一年後該論文由林茂生的女兒林詠梅翻譯為中文出版,即《日本統治下臺灣的學校教育:其發展及有關文化之歷史分析與探討》(臺北:新自然主義,2000)。1930年1月林茂生返臺,仍於母校服務,其後轉任臺北高等商業學校教授。(註11)1931年臺南高等工業學校創設,林茂生受聘為教授,教授德文。1941年9月林茂生以身體因素辭去臺南高等工業學校的教職,前後共任教職二十一年四個月。(註12)

退官(文官退休)時,林茂生即將滿五十四歲,當時臺灣總督府推行的皇民化運動正如火如荼進行著。他退官後,仍繼續在臺南師範、臺南高等工業學校兼任(囑託)。(註13)1943年12月他在陳炘的推薦下擔任皇民奉公會中央本部生活部長。(註14)他和林獻堂交誼親且深,林獻堂日記記有這段時期林茂生來訪以及見面的訊息。

林茂生是第一個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的臺灣人,也是在美 國獲得哲學博士第一人,他在1917年結婚,妻子王采蘩是清領時期閩浙水陸提督太子太保王得祿的後代。他和妻子生有十位子女。林茂生和他同時代的許多反殖民運動者一樣,對中國不了解,也大多不知道國共合作/鬥爭的來龍去脈。臺灣知識分子的反殖民運動,和世界上多數殖民地不一樣,只追求自治,沒有獨立的選項,因此,當日本「突然」戰敗投降(多數人無法想像日本會戰敗投降),中國國民黨的「光復」概念輸入臺灣,臺灣人就照單全收,敲鑼打鼓迎接中華民國來統治,其實中華民國只是代理盟軍軍事占領臺灣,軍事占領不等於主權移轉,但當時幾乎沒有臺灣知識分子有此認知。

日本戰敗後,林獻堂出面和臺灣總督安藤利吉與(第十方面軍)參謀長諫山春樹見面討論時局,此時林茂生也密切和林獻堂等人見面,(註15)可見他關心時局並積極參與公共事務。林茂生,如同林獻堂,對中國國民黨及其訓政下的中華民國顯然毫無戒心,竭誠歡迎新統治者──從事後的角度來看,或許實在太天真了。根據林獻堂日記,1945年10月10日在臺北公會堂舉辦「雙十節慶祝大會」,會眾兩千數百名,林茂生在林獻堂、黃朝琴之後演講。10月25日在公會堂舉辦所謂的「降伏 式」(林獻堂用語,即投降典禮,但其實是安藤利吉呈遞「受 領證」,投降典禮已在南京舉辦過了),當天下午舉辦「光復大祝賀會」,聽眾三千餘名,林獻堂擔任主席,接著陳儀講話,然後是林茂生演說。熱情的臺灣領導菁英第二天就組織政治結社,林獻堂任會長,由他指定副會長,以及以林茂生為首的十六名幹事。(註16)

10月10日林茂生與一群有志創刊《民報》,他擔任社長。報刊的名稱讓人想起日本時代的《臺灣民報》──臺灣人唯一之言論機關(該報刊頭標語),不過,若按照〈創刊民報緣 起〉,其實是「為存念孫總理在奔走革命時代諸志士所創刊的『民報』之精神、故襲用其名。」(創刊民報籌備同人啟,1945 年10月8日)(註17)是耶?非耶?抑或是一明一晦,晦者終究比較深層?

臺北帝國大學在1945年11月15日被中華民國接收,這是國立臺灣大學(臺大)校慶的由來,戰前「臺北帝國大學 記念日」是5月17日。(註18)臺大其實一度命名為「臺灣省臺北大 學」,1945年10月31日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行政長官陳儀聘羅宗洛、馬廷英、陸志鴻、杜聰明、林茂生、范壽康、趙迺傳為「本省臺北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註19)這應該就是一般稱的「接收委員」,開始了林茂生與臺大的關係。

林茂生負責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的接收工作,隨後受聘為臺大教授,聘期自11月1日起,是臺北大學聘任最早的教授之一,但他未能如其他接收委員一樣先後被聘為院長。李東華(已故)是臺大歷史系教授、前文學院院長,研究臺大戰後初期歷史,深入檔案,他推測原因之一是,陳儀已經向羅宗洛校長「派任」文、法學院院長,而羅校長為傳布中華文化,強調要聘國內教授(即外省教授)。不過,羅校長還是讓林茂生以校務委員身分主持文學院院務,並聘他為先修班(夜間部)主任。(註20)

要了解林茂生為何在二二八事件中「人間蒸發」,必須了解陳儀與臺大的關係。臺大的「政治化」非常早,陳儀的力量早就進到臺大,他逼走第一任校長羅宗洛,推薦陸志鴻繼任校長(1946年8月-1948年5月),陸校長凡事聽命陳儀。二二八事件正是發生在陸校長時期。關於林茂生案,李東華指出:林茂生會被抓,應該是陳儀安插進臺大的人馬向長官公署或警備總部傳遞了不利林氏的說詞。陳儀所列林氏三項罪名的前兩項:「陰謀叛亂,鼓動該校學生暴亂」與「強力接收國立臺灣大學」,應即是來自臺大內部的指控。也就是說,陳儀的人馬堂堂進駐臺大,林茂生很可能因而喪命。(註21)

在這裡我們無法細述二二八事件,但必須指出3月8、9日蔣介石派遣的軍隊陸續上岸之後的兩個面向:無差別殺害平民、有計畫捕殺菁英。林茂生屬於後者。林茂生與陳炘、王添灯、阮朝日、施江南、林連宗、李瑞漢、李瑞峰……共二十名臺灣菁英就列在〈辦理人犯姓名調查表〉中,姓名之下為「略歷」、「罪迹」。(註22)上引林茂生三項罪狀就是來自此份文獻。

1947年3月11日過午約一時,林茂生被六名便衣帶走,當場妻子王采蘩應該就覺得事情有異,她記下車號,並派人通知住在附近臺大宿舍的次子林宗義。林宗義於1943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醫學部,當時是臺大醫院神經精神科主任。他回憶他趕到父親住處:「母親與家人都在客廳等我,要討論怎麼辦,我們立刻決定,母親去拜訪台大校長,告訴他父親被武裝匪徒架走的事,他們是以校長差使的藉口進屋的。母親見到校長時,他堅決否認派任何差使出去,他答應要探聽這件事,而去問陳儀辦公室,以及保安司令部的柯遠芬將軍,他是負責戒嚴期間的安全。」(註23)(按,柯遠芬當時是警備總司令部參謀長,這裡用該機構後來的名稱)李東華質疑:如果有人冒用臺大校長之名帶走林茂生,陸校長應該出面澄清,並大聲向陳儀長官抗議;更令人費解的是,3月16日監察院閩臺監察使楊亮功巡視事變後的臺大,陸校長竟未向楊亮功報告林茂生被捕「失蹤」的事情,反倒視察臺大後由他人口中得知。這都是非常不合常理的。(註24)

根據林茂生的女兒林詠梅的回憶,母親根據車牌號碼問到車行,才知道所有車都已經被「拿去用」,司機不是他們的人。(註25)如同二二八事件中許多丈夫被捕的妻子一樣,王采蘩非常焦心,到處打探丈夫的下落。在一次訪談中,林詠梅說:「唉,我媽媽拼命地找,只要有人報說,哪裏有一些人陳屍,我媽媽就會跟一些姐妹們去找,她們也都是先生沒有回來的。那時候台灣很多地方都是一窟一窟的死人,她就去那裏找。」(註26)

除了尋找屍體,王采蘩至少去霧峰二次,央求林獻堂向當局「保釋」林茂生。第一次是5月1日與陳炘、陳文彬、林德欽等人的妻子一起去,第二次是5月22日,她單獨前來。(註27)這中間的5月10日她替林茂生回復國民參政會的開會通知,林茂生是國民參政員,王采蘩回復丈夫失蹤無法參加1947年5月20日國民參政會的會議,申冤之意明顯。(見本書頁xix圖版)

中國軍隊上岸後,林獻堂的知交陳炘、林茂生等人失蹤,他沒有置身事外。1947年3月15日他和羅萬俥北上見陳儀,說:「此回之事誠為意外,請寬大處致〔置〕。他言已往不咎,神氣頗不佳,因台北時局處理委員會有提出三十二條之要求,就中有取消警備司令部、國軍繳械之事,中央認為叛國行為,又加之共產党〔黨〕之策動,故命嚴辦。」林獻堂接著記下「被拘之相識者:林茂生、陳炘、阮朝日、吳金煉〔鍊〕、林連宗、李瑞漢及弟、張秀哲、王添丁〔灯〕、施江南、黃朝生、宋斐如、王白淵、林桂端、顏春和、吳鴻麒、李仁貴、李有土、周延壽、蘇新,計二十名,其餘不知有若干。」(註28)事後來看,當時還在有計畫捕殺臺灣菁英的高峰期,林獻堂竟然北上為之說情,不能不說很有勇氣和義氣。不過,到3月15日這天,其中多位被捕者應已死亡,林獻堂顯然以為只是被拘,不能不說對中國黨/政/軍還是欠缺戒心。

除了向陳儀表達希望寬大處置之外,3月19日林連宗的妻子、林茂生的兒子宗義來請保釋其夫及其父,林獻堂決定也保釋阮朝日、吳金鍊,於是寫信給柯遠芬。3月23日林獻堂寫呈文向國防部長白崇禧保釋林茂生、林連宗、陳炘、阮朝日、吳 金鍊。不過,當時間一天一天過去,林獻堂開始感覺到他保釋的五個人已經不在人間。4月30日,柯遠芬來臺北旅社訪問林獻堂,林獻堂問他林茂生、陳炘、林連宗,「他言無此案件。噫!彼等確已死矣。」5月2日林獻堂和羅萬俥、林正霖訪問警備司令部第二處處長林秀欒,「問林茂生、陳炘、林連宗、阮 朝日、吳金練〔鍊〕、施江南之被拘在於何處,他言現被拘留中者無此人。噫!彼等皆已死矣。」(註29)也就是當年4月底到5月初,林獻堂已經由當局的回應中,判斷這幾位被捕者都已經過世了。

當時有個傳言,說陳儀之意「若得林獻堂出為保釋,被拘之人將一概釋放」。這是3月27日陳炘之妻來霧峰告訴林獻堂的,林獻堂說:「對白部長請保釋林茂生、陳炘、林連宗、阮 朝日、吳金煉〔鍊〕,若有效,然後保釋全体〔體〕,若無效,可以不必多此一舉也。」(註30)雖說如此,林獻堂還是替林宗賢的保釋文蓋章,李友邦夫妻也來感謝他的保釋之恩。(註31)

即使林獻堂在4月底已經認為林茂生已經死亡,但作為妻 子,一直懷抱著希望。王采蘩於6月27日向省參議會議長黃朝琴陳情(陳情書見本書頁xx圖版),希望該會能請治安機關查明林茂生蹤跡,早日回復林茂生自由。顯然還懷抱著林茂生還活著的希望。參議會收到陳情書,7月中旬致函給省政府及警備總司令部。(註32)但是否有回函,目前不清楚。

我們無法知道林茂生何時死亡,但1947年5月26日國民政府參軍處軍務局局長俞濟時綜合5月22、23日的保密局、中統局的報告,在附註指出:「據保密局五月廿二日報告,林茂 生係參加『二二八事件』於三月九日被台灣省警備總部捕獲槍決」。(註33)據此,逮捕處死他的單位是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陳儀當時兼任總司令,因此此事與陳儀有直接有關,不過逮捕日期顯然錯誤。

事件倖存者最痛苦的或許是親人「失蹤」,沒有屍體來證明人已死亡,摯愛他的人會一直希望他還活著。二二八事件中李瑞漢被帶走後,家庭頓失依靠,他的妻子邱己妹曾舉債度日,賣掉很多東西,就是不願賣掉民權西路老家,她擔心賣掉之後,萬一丈夫回來找不到家人,因此一直等到都更才被徵收蓋起大樓。(註34)藉此我們或可稍稍揣想王采蘩的心境。1976年王采蘩臨終前,握住次子宗義的手,輕聲道出了對林茂生的思念,她說:「我足數念(siàu-liām)恁父ちゃん(tōchan),這三十冬來,我逐日攏佇咧數念伊,我真歡喜,我就欲去見伊矣。」(我真想念你父親,這三十年來,我每天都想念,我很高興,我就要去見他了。)(註35)林茂生的家庭只講臺灣話,王采蘩不講「國語」,引用的文獻,這句話用華文書寫,筆者請教林詠梅女士,改寫成臺文。

二二八的罹難者眾多,倖存的遺屬可能遭遇各式各樣的折磨苦難,且常延續很久,往往是終生的傷痛。罹難者若有子女,可能還會因年齡而受到不同的衝擊。林茂生有九位兒子, 一位女兒,名字依序如下:宗正、宗義、宗人、宗道(出生一 個月死亡)、宗文(不到三歲死亡)、宗和、宗平、宗昌(一歲時得腦膜炎,身體受損,五十歲過世)、詠梅、宗光。林茂生失蹤後,3月就沒領到薪水,家庭經濟陷入困境,王采蘩賣掉錦安里的大房子,和六個子女擠到次子宗義在東門的宿舍。(註36)後來跟著林宗義搬到中山南路的宿舍,稍微大一點,但盜賊很多,比起日本時代腳踏車放門口不必鎖,是「足無仝的時代」(非常不一樣的時代)。(註37)

林茂生被人間蒸發,家裡唯一依靠的收入沒了,在臺大讀外文系一年級的三子宗人放棄學業,去就業。對正是少年期的六子宗和、七子宗平有很負面的影響,宗和不想增加家庭負擔,去讀當時在中國的軍校,六十歲過世,宗平高中畢業就沒再就學。林詠梅認為這兩位哥哥成長得很艱辛。(註38)最小的兒子宗光留學美國,成為歷史學家,在美國杜瑞克大學(Drake University)任教,2013年12月過世。林詠梅是東海大學第一屆畢業生(外文系),林宗光也就讀東海大學(政治系),兩人都活躍於海外臺灣人社群,支援臺灣島內黨外民主運動,林詠梅與夫婿徐福棟是美國「台灣之音」紐澤西州紐澤西的負責人,(註39)林宗光曾擔任「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NATPA)第六屆會長。(註40)林茂生的兒女當中,次子林宗義有相當高的成就,是臺灣腦神經精神醫學的先鋒和奠基人,活躍於國際心理衛生界,在這裡我們就不多加介紹。

關於林茂生,還有一點必須提,就是他對臺灣話的堅持。和林宗義有接觸的人可能聽過他說林茂生不准他們在家講日語,只能講臺灣話。林詠梅回憶說:「我們家不能講日本話,因為我爸爸禁止我們說日本話,所以我說日本話不習慣。在外面我跟日本人交談會講,但是和台灣人的話,人家要跟我說日本話我就不習慣。小時候在學校我是可以說日本話,但回家就不能講,在家裏都是讀漢文,我媽媽都是帶著我們唸漢文、漢字。就是一些文言文的書,像讀《三字經》或一些漢詩,那是我們在日本時代的時候。」(註41)

在林茂生的博士論文,我們也看到他主張臺語要作為公學校前三年(即前半)的教育語言,也就是課程中所有科目都應當使用臺語來教學,除了日語這個科目之外,包括道德教育、算數、畫圖等科目。(見本書頁77)這種初等教育前半用臺語來教學的主張,確實很特別;日本在臺灣的殖民地教育,從一開始就由臺灣總督府第一任學務部長伊澤修二確立以日語作為教育語言的方針。長老教會巴克禮(Thomas Barclay)牧師曾建議伊澤修二以臺灣話作為教育語言,但伊澤不接受。(註42)林茂生的主張像是兩人的折衷。

臺語在日本時代,就社會層面來說,是「通用語」,就反殖民運動來說,是抵抗的語言。葉高華根據日本時代臺灣戶口調查的資料,歸納出臺灣話(臺語)是當時的通用語(lingua franca):29.4%的客家人與94.4%的熟蕃(平埔原住民)會說「福建語」。內地人(日本人)也有11.1%會說這個語言,遠高於臺灣人會說「內地語」(日語)的比例。(註43)臺灣文化協會的參與者大都是受高教育者,學生會員占二成七,他們的日語應該不錯,但文協選擇臺語作為進行活動與演講的語言,如果演講要用日語講,會先註明;夏季學校的語言也是臺語。積極參與文協活動的林茂生,不用說,是用臺語進行演講和講課。這是有意識的選擇,最明顯的例子是,在1924年11月臺北師範學校的學潮中,被開除了三十六位學生,其中兩位的「罪狀」之一是用臺語進行抗爭行動。(註44)

很令人惋惜的是,這個林茂生非常珍惜的語言,也是反殖民運動抵抗的工具和象徵,從日本時代的通用語到今天已經是UNESCO定義下的「瀕危語言」。(註45)如果不積極全力拯救,讀這本書的年輕讀者應會看到它在臺灣社會消失,踵繼客語、原住民諸語言之死亡。

林茂生是臺大文學院第一任院長──就實質而言。臺灣是個歷史記憶嚴重斷層的地方;與其說是斷層,倒不如說是被置換。從戰後到現在,在臺灣這塊土地發生的事情好像都和臺大沒關,臺大學生在臺大校園看不到真正帶動影響臺灣的歷史,尤其黨國迫害vs. 被迫害的歷史。要說完全沒有,也不是,有,但很零星。以下是我知道的和林茂生有關的事情。

據我了解,1989年2月28日臺大學生在校園舉辦一場紀念二二八的活動,地點就在文學院後面草坪,也就是面對小福,腳踏車修理店的旁邊。那很可能是第一次公開紀念,但我無法確定。名稱很簡單:「台大二二八追思會」,從照片中可以看 到,學生先在校門口舉辦一場「走出歷史的陰影 二二八紀念說明會」。參加的二二八遺屬有林茂生的六子林宗平、女兒林詠梅,以及宜蘭罹難醫師郭章垣(1914-1947)的女兒郭勝華,二七部隊長鍾逸人也前來與會。會場靠牆擺了一張桌子,放有鮮花,上立「林茂生暨台大二二八受難者靈位」長條白板,學生的手持牌印有林茂生照片,下寫「追悼林茂生先生」。有一 張大家走在校園的照片,是活動前還是活動後,無法判斷。

1989年這場追思會,可能是最大規模的紀念活動。我從2006年秋天到臺大擔任專任教師,到現在十八年,除了去年(2023)4月27日臺大研究生協會舉辦的「百年校慶莫忘記:台大教授的故事──林茂生、彭明敏、陳華洲」之外,我沒有印象有任何和林茂生相關的紀念活動。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臺大文學院學生會在院務會議提出紀念林茂生等教授的議案。

2022年3月16日文學院學生杜川東、張凱傑、朱育賢三人提案「建請文學院考慮以適當方式紀念林茂生、許壽裳等先賢」,經討論後(頗有反對聲音),決議:通過。成立委員會, 討論具體方案,逐步落實。(註46)結果疑似被吃案,一年皆無動靜,經學生於院務會議詢問,才承諾成立委員會開會討論。

2023年4月24日召開第一次會議,決議:一、許壽裳先生暫不處理。二、關於林茂生先生建議的紀念方式有三項提議:

1. 可於未來的院史室內或紀念長廊牆面,呈現紀念林茂生先生相關事蹟。
2. 文學院空間中之閱覽室或會議室,以林茂生先生命名。
3. 院網頁上予以記載。(註47)

2023年6月7日文學院院務會議就委員會的提議,討論後決議:通過。(註48)

再四年,2028年就是臺北帝國大學(現國立臺灣大學)創校一百年。讓我們拭目以待,看看這所號稱百年的大學是否會將它真正的歷史召喚到校園的空間。臺大有無數的師生致力於島內黨外運動與海外建國運動,因為他們的奉獻與犧牲,臺灣才得於1992年開始自由民主化。人數其實很多,但在臺大看不到他們的身影──除了「被自殺」的陳文成博士之外。即使學生花費十年爭取到設立「陳文成事件紀念廣場」,說明牌卻不准寫「轉型正義」四字,廣場名也不准附標臺羅。反之,我們到處看得到有錢的財團將他們的名、他們父母的名,毫不遲疑地銘刻在幾乎所有的建築門面上,然後臺大號稱是臺灣最高學府。在這同時,優秀的、對臺灣社會真正有貢獻的校友,被當成歷史的灰燼掃到人們感知不到的角落。

誌謝:本文寫作期間,透過國際電話承蒙林詠梅女士仔細回復詢問;邱萬興先生提供「台大二二八追思會」照片六張;吳俊瑩博士作最後之文稿檢查並核對史料。謹此致上深謝之意。

照片一  在臺大校門口宣傳紀念活動。(邱萬興拍攝/提供;下同)
照片二  追思會一景。
照片三  林詠梅女士致詞。
照片四  林宗平先生致詞。右方靠牆站立者為二七部隊長鍾逸人先生(1921-2023),右下角坐者為郭勝華女士。
照片五  郭勝華女士致詞。
照片六  最前排左起:郭勝華女士、林宗平先生、林詠梅女士。

註釋:

註1  「電送台北市民婦為氏夫林君被拘案今蹤跡不明請予查明真相請願書乙件」,〈請願保安〉,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臺灣省諮議會》,檔號: A386000000A/0036/7/3/1/054。

註2  張厚基總編輯,《西元一八八五年~一九八五年長榮中學百年史》(臺南:長榮高級中學,1991),附錄二「長榮中學大事年表」,頁711、714。

註3  長榮中學名稱沿革見下表:

輯自:張厚基總編輯,《西元一八八五年~一九八五年長榮中學百年史》,附錄一「校名沿革表」,頁704。

註4  日本時代無論本土或殖民地,學校名稱常因改制而改變,本文盡量採取當時的稱法。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有林茂生親自填寫的履歷表,可惜只寫到1930年12月24日。見「林茂生任台南高等工業學校教授、俸給」(1931-04-01),〈昭和六年四月至六月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高等官進退原議〉,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臺灣總督府檔案.進退原議公文類纂》,典藏號:00010064018。

註5  見《大正十年八月臺灣文化協會々章》(臺北:臺灣文化協會創立事務所,1921),頁6。

註6  如《臺灣民報》第2卷第11號(1924年6月21日)頁3;第110號(1926年6月20日),頁7。

註7  《臺灣民報》第2卷15號(1924年8月11日)頁3,三位講師之一;第65號(1925年8月16日)頁5、第68號(1925年8月30日)頁6,六位講師之一;第119號(1926年8月22日)頁13,四位講師之一。

註8  蘇進安,〈臺灣教育思想家──林茂生博士〉,林茂生著、林詠梅譯,《日本統治下臺灣的學校教育:其發展及有關文化之歷史分析與探討》(臺北:新自然主義,2000),頁50。

註9  臺灣總督府《府報》第2799號(1922年11月11日),頁32。

註10  臺灣總督府《府報》第55號(1927年3月16日),頁59。「林茂生任台南高等工業學校教授、俸給」(1931-04-01),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10064018。這裡需要稍加解釋,臺灣總督府商業專門學校(1919-1927)與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商業學校(1926-1929,在臺南市大宮町),基本上是前後身關係,但因為牽涉到學制的變革,有點複雜,1927年3月31日前者學生畢業後才廢校,所以林茂生當時還兼該校教授,兩校在同個地方。1929年3月臺南高等商業學校廢校,成為臺北高等商業學校之分校。臺灣教育會編,《臺灣教育沿革誌》(臺北:1939;南天書局景印,1995),頁942-943、948-949。臺灣教育會編,《臺灣教育沿革誌》,「臺灣教育年表」,頁62。

註11  蘇進安,〈臺灣教育思想家──林茂生博士〉,頁51。

註12  「林茂生任台南高等工業學校教授、俸給」(1931-04-01),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10064018。

註13  興南新聞社編,《臺灣人士鑑》(臺北:興南新聞社,1943),頁464。

註14  《灌園先生日記》1943年12月13日。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日記知識庫,網址:https://taco.ith.sinica.edu.tw/tdk/。下同,不再重複列出。

註15  《灌園先生日記》1945年8月20、21日。

註16  《灌園先生日記》1945年10月10、25、26日。

註17  「民報發刊情形呈報案」(1945-10-08),〈臺北市新聞申請登記〉,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典藏號:00313710010001。

註18  《臺北帝國大學一覽 昭和三年》(臺北:1928),頁34。

註19  「臺灣省臺北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羅宗洛等7員函聘案」(1946-10-31),〈臺北大學校務委員任免〉,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典藏號:00303233002001。

註20  李東華,《光復初期臺大校史研究(1945-1950)》(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4),頁79。

註21  詳見李東華,《光復初期臺大校史研究(1945-1950)》第二章第三節「二二八事件與林茂生遇害」,頁78-96。第三項罪狀是:「接近美國領事館,企圖由國際干涉,妄想臺灣獨立。」這項罪名完全是誣陷栽贓,二二八事件之前幾乎看不到有臺灣人主張臺灣獨立,陳儀指控的應該是「託管論」,但作此主張者並非主流,主流還是「自治」,林茂生不是託管主張者,只是和葛超智(George H. Kerr)有私人往來,卻被陳儀掛上臺獨罪狀,見蘇瑤崇,〈葛超智(George H. Kerr)、託管論與二二八事件之關係〉,《國史館學術集刊》第4期(2004年9月),頁135-188。

註22   〈蔣中正總統檔案──革命文獻(臺灣二二八事件)〉,檔案管理局,《國史館》,檔號:A202000000A/0036/2020.40/4450.01/038-1/052。

註23  轉引自李東華,《光復初期臺大校史研究(1945-1950)》,頁93-94。

註24  李東華,《光復初期臺大校史研究(1945-1950)》,頁94。

註25  〈林詠梅女士回憶父親林茂生被帶走那一天〉(附影片),《台灣放送》網站,2024年2月22日,網址:https://www.telltaiwan.org/?p=6684

註26  [林詠梅訪談],〈228七十周年紀念受難人物系列四/林茂生講文明,不許子 女稱「豬仔」〉,《民報》,2017年2月27日,網址:https://www.peoplemedia.tw/news/bffc4f6a-6404-4b46-a514-00ffbc12c0bb

註27  《灌園先生日記》1947年5月1、22日。

註28  《灌園先生日記》1947年3月19日、23日,4月30日,5月2日。

註29  《灌園先生日記》1947年3月15日。

註30  《灌園先生日記》1947年3月27日。

註31  《灌園先生日記》1947年5月24日,8月6日。

註32  「電送台北市民婦為氏夫林君被拘案今蹤跡不明請予查明真相請願書乙件」,〈請願保安〉,檔案管理局,《臺灣省諮議會》,檔號: A386000000A/0036/7/3/1/054。

註33  〈一般資料──呈表彙集(一○九)〉,國史館,《蔣中正總統文物》,數位典藏號:002-080200-00536-029。

註34  李慧生口述、林瑞珠紀錄整理,〈阿嬤的眼淚與阿公來不及吃的二二八魷魚糜〉 ,《上報》,2020年2月17日,網址: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2&SerialNo=81769

註35  林瑞姿、薛翰駿,〈二二八消失的哲學博士:林茂生〉,《沃草》,2021年3月11日,網址:https://watchout.tw/forum/KIdIDaMInhNczVMaBOTN

註36  [林詠梅訪談],〈228七十周年紀念受難人物系列四/林茂生講文明,不許子女稱「豬仔」〉。

註37  根據筆者2024年2月10日(農曆正月初一)、5月20日國際電話訪談。

註38  根據筆者2024年2月10日、5月20日國際電話訪談。

註39  「媒介與抵抗:北美台灣之音傳播行動」[二二八與台獨運動系列特展]展覽小冊(臺北: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2021年3月),頁24。

註40  林靜竹,〈懷念林宗光教授〉,《台美人歷史協會.台美人的足跡》,2014年1月14日,網址:(網站似乎出問題,待補)。

註41  [林詠梅訪談],〈228七十周年紀念受難人物系列四/林茂生講文明,不許子女稱「豬仔」〉。

註42  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臺北:五南圖書,2008),頁260。

註43  葉高華,〈臺灣歷次語言普查回顧〉,《臺灣語文研究》第13卷第2期(2018年 10月),頁255。

註44  周婉窈,〈光,遮蔽,及其再現:臺灣文化協會創立一百年回顧與省思〉,收於林曼麗總監修,《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臺北:臺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2022),頁48-50。

註45  周婉窈,〈光,遮蔽,及其再現:臺灣文化協會創立一百年回顧與省思〉,頁50。

註46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110學年度第2學期第1次院務會議紀錄」,頁2、附件5。

註47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紀念先賢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紀錄」。註48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111學年度第2學期第3次院務會議紀錄」,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