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饒了陳澄波

請饒了陳澄波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青年波哥求學時期(20歲以前)畫了一張圖面很悠閒的水彩,樹旁簡陋的屋簷下坐了一個人。近日又看到某作者用它來聯結陳澄波對中國水墨的仰慕,並延伸為畫面清雅、仙風道骨等等。

冤枉啊,大人!

當年樹叢旁的小屋可是台灣郊區的常態,屋內僵直坐姿人影是畫家的自勉,波哥在畫紙背面寫著「容易發怒的人沒有資格當畫伯」,作品中描繪的是一個熱血青年正在立志走向繪畫的起跑點上喔!

1913年4月起,在台北嘉義間辛苦往返,當年的寒暑假期間清寒學生不可能滯留在台北,必須回到嘉義的二叔家暫時寄宿,這個困頓處境卻給了他許多沿途寫生的機會。而他在台北國語學校求學歷程中,深受石川欽一郎老師指導,逐漸鞏固了他想全心投入藝術的理想,期間的這一小張水彩〈忍〉想必是個掙扎過程的心情寫照。

畫面中是台灣傳統鄉間景緻,此時畫家正在接受日本教育,紙背上寫的是日文的自勉,而這段期間他大都在水彩作品上的大正年號前塗個「tân」字作為落款,這一切可是跟中國水墨一點關係也沒有。

波哥的52年生命中,除了前後兩小段加起來不足兩年的「清」和「華」之外,法理上可以算是個95%的台籍日本人。

「沒有人能夠在出生時指定自己的國籍,但是所有人都可以選定自己嚮往的心靈故鄉」。陳澄波窮一生之力,從南到北畫遍了台灣島的山林河海,他衷愛的故鄉就是台灣。那些想用「祖國情懷」的廉價標籤來貼臉的妄人們可以休矣!

(文章轉載自: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2024/7/6 臉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