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台灣話如何變成「閩南語」?一個「去台灣化」的政治性用詞

台語/台灣話如何變成「閩南語」?一個「去台灣化」的政治性用詞

(民主時代的民進黨政府比KMT/ROC黨國語言政策最嚴厲時還倒行逆施?!)

周婉窈、吳俊瑩

前言

近日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台灣母語聯盟、台灣台語路協會共同發起連署「台語就是台語:官方應明確訂定台語的語言名稱而且依法行政」,在說明署書中指出:

我們必須強調,閩南語是一個學術名詞,包含許多不同的語言,無法準確指稱台語;而且,這個名稱在過去被政治勢力利用來壓制台語,帶有壓迫族群的歷史記憶;名從主人,說台語的族群一直以來都稱這個語言為台語,過去被強制更改,如今我們有權利、也有必要找回我們自己的名字。

作為台灣歷史研究者,我們認為這段敘述符合台灣歷史發展的軌跡,我們也認同「名從主人」的名稱原則。先談後者,再講歷史。

一、何謂「名從主人」?

「名從主人」不是學術範疇的東西,是人世間人名呼法的慣習,也是對人/人群的基本尊重。簡單來說,你的名,父母怎麼叫你,那就是你的名,就算讀錯字,那也還是你的名字。如果馬英九是台灣人,他的名字一般要讀為Má Ing-kiú(文讀),但如果他的父母用白話叫他Má Ing-káu(假設他生在九份/Káu-hūn-á,而不是生在英屬香港九龍〔他的得名原因〕),那麼,我們就要這樣叫他。中國史學界有一個很有名的例子是史學大家陳寅恪的名字,史學界的人稱他為陳寅恪(ㄑㄩㄝˋ),因為他自稱「寅恪/ㄧㄣˊ ㄑㄩㄝˋ」,應該是他父母就是這樣叫他(他父親出身江西修水,是客家人,父執輩還講家鄉話)。如果你在史學界,提到陳寅恪,按照華語發音叫他陳寅恪(ㄎㄜˋ),師長會皺眉頭的(這是以前的事,現在不知如何了)。這是因為在我們的時代,當事人或知道他的人還活著,所以我們知道他的名字如何被叫,人們必須尊重這個叫法。反之,如果是歷史人物,我們不知道他當時如何被「呼名」,一般就是用文讀(讀冊音),比如,假如陳水扁不是我們同時代的人,是歷史上的人物,那麼,我們就會稱他為Tân Suí-pián(文讀),而非白話音Tân Tsuí-pínn──他父母的叫法。順便一提,本文作者之一的周婉窈,她自稱Chiu Oán-biáu(本人用教會白話字),其實窈要讀iáu,但父母叫她A-biáu、Oán-biáu,因此那就是她的名。

那麼,我們來看看語言的「名從主人」。由於台灣特殊的語言環境,現在你若稱台語,往往引來圍剿,罵你是福佬沙文主義──這是外來種華語長期稱霸、本地諸語言凋零的後遺症,在此略去不談。讓我們先來看兩個例子。大家可能知道東南亞有一種語言叫做「福建話」,其實它指類似台灣話的漳州話、泉州話,但在馬來西亞人們稱它福建話。這個「福建話」屬於語言學上的閩南語,而福建話(閩語)常被分為七種:閩北語、閩中語、邵將語、閩南語、莆仙語、瓊雷語、閩東語,閩南語不過是其中的一種。如果按照上述攻擊台語自稱的邏輯,馬來西亞的福建話,也必須改稱,但這是歷史過程形成的稱法(大部分從福建遷徙到南洋的移民講這個語言),大家都知道東南亞的福建語何所指,也應該沒有人要逼它改稱閩南語吧?

另外一個例子是廣東和香港的「廣東話」。廣東省的人當然不是只講這個語言,為何它可以代表整個廣東省稱為廣東話,而沒有人挑戰這個稱法?就語言學而言,它是「廣府話」(或廣州話);語言學的廣府話稱為「廣東話」,起源很早,就《申報》資料來看,十九世紀末這個稱法就出現,有報導說:上海有個十歲小孩走失,他操天津話和廣東話。(註1)香港人稱他們講的共通語廣東話,就是指這個語言,但沒有人會指責這是廣府人/香港人沙文主義,竟然獨佔「廣東」一詞。語言的自稱或「從他稱轉自稱」(如客語),有它的歷史脈絡,不能純粹從語言學來看,來規定這個語言的說講人群要如何稱呼他們的語言。

補一個真實的小故事:筆者之一周婉窈的學長夏伯嘉教授,是世界知名歐洲史研究者,出身香港,他在家裡和阿媽講寧波話,香港很多移民,家裡講各種話,但他出外就是講廣東話。有一年到香港客座,他來台灣和好友周婉窈、陳弱水聚餐,非常得意地說:他在香港用廣東話教西洋史!但是,廣東話/粵語,如同戰後的台灣話/台語,已經開始受到打壓。反送中運動時,有一位參與者在臉書感嘆:他家小弟弟在家堅持講普通話,認為廣東話太低俗。香港的廣東話似乎正在往我們熟悉的命運走。

二、台灣話/台語的民間用法(兼及通用語地位)

「台語」,民間一般稱為「台灣話」,最明顯的用法顯示在1930年的「台灣話文運動」,當時參加運動的人基本上用「台灣話」稱呼這個語言,參與者包括賴和、黃石輝、郭秋生、李献章等人,他們費很多力氣討論台灣話如何文字化(見《南音》),主張台灣文學要用台灣話文來書寫。用「台灣話」指稱這個語言的例子不勝枚舉,我們在此引用郭秋生的話:「臺灣人講臺灣話寫臺灣話文,這是天經地義的,比較無論什麼他的文體為最自然。」(註2)

「台灣話」也稱為「台語」,在日本時代用得似乎比較不廣,可能來自文言文的簡稱,林獻堂日記是用淺白文言文寫的,他多次提及「台語」,也用「台灣話」。(註3)1939年2月12日林獻堂的好友林呈祿率其子林益謙及女婿來訪,林獻堂發現當時二十八歲的林益謙「絕對不肯談臺灣話,頗有官僚氣味」,原因是林益謙的曾文郡守身分(按:「郡」是1920年代後在州廳之下的第二級地方行政組織,郡守握有警察權,官派首長,是日本時代台灣人在地方行政所能擔任的最高層級官員),然而林益謙在私人場合不對父執輩說台語,讓林獻堂對林益謙當時顯露出的官僚味有所微詞,但也可認識到「台語」對林獻堂而言是我群表徵,具有人際間的親密性。此外,《臺灣民報》也有報導用「臺語」一詞,其文體是淺白文言文。(註4)

這個語言在日本時代是台灣社會的共通語。這是葉高華研究台灣總督府1915年「臨時臺灣戶口調查」發現一個重要的語言現象:

29.4%的客家人與 94.4%的熟蕃(平埔 原住民)會說「福建語」(閩南語)。不僅如此,內地人(日本人)也有11.1%會說這種語言,遠高於臺灣人會說「內地語」(日語)的比例。由此可見,當時閩南語在臺灣具有通用語(lingua franca)的地位,因而獲得「臺灣語」、「臺灣話」 稱號,簡稱「臺語」。(註5)

如果我們以1905和1915年兩次的「臨時臺灣戶口調查」的數據來看,更清楚。(見下表)也就是1905年講福建語(台灣話)的人群佔總人口比例82%,但總人口有84.5%的人常用語是台灣話;1915年前者79.1%,後者82.6%。簡單來說,台灣話作為通用語,講這個語言的人數超過以此為母語者,而且超過的比例還增加,1905年是2.5%,1915年是3.5%。又,葉高華根據1915年的調查,指出二十歲以上的日本人通福建話(台灣話)的有21.9%,他們的程度或許只限於基本公務會話。(註6)反觀戰後到現在,真的差太大了吧?!

輯自葉高華,《臺灣族群史解謎:揭開平埔、外省、客家、福佬的歷史謎團》,(台北:春山,2024),頁46。

台灣話/台語在日本時代還是抵抗的語言,是反殖民運動者抵抗殖民統治的工具與象徵,有文章可參考(註7),於此略而不論。

三、黨國佔領台灣前二十餘年也稱「台語」

戰後初期,代理盟軍軍事佔領台灣的中華民國政權其實也都用「台語」指稱這個日本時代的台灣話/台語。

補充說明:由於1928年中國國民黨取代北洋政府掌控中華民國,實施訓政,以黨領政、以黨領軍、以黨領文教,以及一切,所以我們稱呼這個體制為KMT/ROC黨國,即使1947年12月25日中華民國「行憲」,此一黨國並沒轉型為憲政國家,仍然黨先於國,直至1992年為止,所以我們在本文使用KMT/ROC黨國指稱之。

先來看幾本書:

以下二本書台語會話書,出版於1950年(左,台灣省政府印刷)與1958年(右,國防部總政治部印發),都是官方印行,分別有行政院長陳誠,以及黨國最高領袖蔣介石的題字,都是稱為「台語」。

來源:國家文化記憶庫

接著我們來看幾份文件:

1、《公論報》,1948年2月6日,3版

這份文獻很清楚區分語言學的閩南語與台語,這裡提到台灣的通用語,就是「台語」,但因為台語屬於閩南語,所以要參加台語演講競賽會的人有資格限制:「閩南人除外,且未到過南洋或閩南語區域居住之公教人員為限」,也就是說你若是泉州人、漳州人就不能參加比賽,你若住過東南亞或講閩南語的地區,也不能參加。

2、資源委員會臺灣辦事處檔案 台語訓練班 案

1948年5月13日在南京的資源委員會為了讓在台灣的事業單位工作同仁減少語言隔閡、工作便利起見,除了已經設立的國語訓練班外,要求台灣辦事處轉飭轄下公營事業,應設置「台語訓練班」,給從中國前來的同仁參加,而且高級人員並應率先學習。

3、1951年11月27日《臺灣省政府公報》四十年冬字第四十九期

臺灣省政府代電「茲頒發四十一年度各縣市政府施政準則」參  教育部分 (頁541)

十八  各縣市應繼續加強國語運動之推行,嚴禁臺語日語教學,凡語言不正確之教員,應責令補習國語,山地尤應積極推行國語。

請讀者注意,這裡也是用「臺語」。

四、「台語」改為「閩南語」,何時開始?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看一下簡單的統計資料。

1960年代以前「台語」使用頻率遠遠大於「閩南語」。

透過報紙全文資料庫檢索,我們做了一個簡單統計,在1960年代以前使用「台語」的頻率遠高於「閩南語」。我們利用立場偏向保守的《聯合知識庫》,以及民間在野李萬居《公論報》得出的結果都是如此。(註8)然而1970年代後「台語」使用頻率遽降,「閩南語」陡升,這番此消彼長顯然是外力介入的結果。有趣的是,1990年代台灣逐漸自由化、民主化後,「台語」一詞逐漸復甦,似乎回到原本的習慣用法。但現在中華民國教育部用「台灣閩南語」來稱台語,非但民間幾乎沒人這麼講,而且顯然是「反潮流」的。

將台語改為閩南語的這股外力,顯然來自KMT/ROC黨國,可惜我們還找不到正式的公文書;但在報紙上,我們找到可能是轉知公文內容的報導。1967年10月27日《經濟日報》刊出一則訊息,指有關單位最近通告「台語」、「台灣話」應更正為「閩南語」、「閩南話」,報導稱:

有關單位指出:台灣的居民絕大多數來自閩、粵一帶,所操之語言即為閩南語或客家語。但不知何時開始,一般人及各種傳播工具都採用「台灣話」「台語」等字樣,來代替「閩南語」或「客家語」,不但不符事實,且易滋不良後果。因為本省除許多人說閩南語之外,也有不少人使用客家語,如以閩南語稱為「台灣話」,就抹殺了客家語,因此必須改正。
因為電影、廣播、電視、書報等採用的機會較多,因此行政院新聞局、省新聞處、市新聞處已奉指示宣導改正。(底線為筆者所加)

從報導可知,行政院新聞局及省市新聞處係「奉指示」進行宣導改正,所以台語改稱閩南語的指令,應來自更高層黨國機器。目前可以確定的是,官方特意將「台語」改為「閩南語」約在1967年前後,從上述統計資料也能呼應這個推論。雖然目前看不到「奉指示」所奉之指示的文件,但有所「奉」應是實情,例如,根據1966年6月11日僑務委員會一件檔案描述,該會與某公司簽供應廣播錄音節目合約書內,就台語一詞,要求一律改正為閩南語。(註9)

為何是在1967年左右?其後歷史見證到1970年代黨國語言政策的雷厲風行,一直延續到1980年代。第一個問題留待高明研究,是否和民間台灣意識興起有關?規定用「閩南語」一詞,當然就是要抹除「台語」所指涉的「台灣」。中國發明「中華台北」特地用「台北」,不就是要將「台灣」變沒有嗎?

1970年代摧毀台語的惡行,不用細講,舉其大絡:1972年電視節目限「方言」(主要指台語)節目不得超過一小時,1975年更規定「電台廣播語言應以國語為主,方言應逐年減少」。於是:文夏1972年「流浪」到日本唱歌(他有多達99首遭禁),1974年黃俊雄布袋戲停演,1976年楊麗花退出電視歌仔戲經營副業(開餐廳?)……;這期間布袋戲和歌仔戲都曾被迫改用華語演出,也確實有短暫播出的「國語歌仔戲」、「國語布袋戲」。1982年華視要求歌仔戲「以國語演出」,號稱「國語歌仔戲」。幸好台灣人不愛華語布袋戲、歌仔戲,這樣的節目以悲劇收場!(註10)

五、台語不救真的會「無去」!

台灣有句俗語說「青盲牛毋驚銃子」(瞎眼牛不怕子彈),台灣人有點這個樣子,往好處想是「憨膽」,未必是壞事情,但就是不信邪,欠缺一般知識,尤其語言相關知識,也不相信有科學的統計與推算,比如,台灣話、客家話,更不要說原住民諸語言,都早就是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認定的「瀕臨滅絕的語言」(endangered language)。(註11)如果你和台灣人說,台語會「無去」(消失),我想一定很多人會和你說:阿,怎麼可能?菜市場都在講阿,鄉下也很多人在講阿。但台灣話、客家話,以及原住民諸語言,按照科學的推估,這篇文章的年輕讀者應該會見證到它們陸續死亡──如果我們不積極去救的話。

關於「瀕臨滅絕的語言」,UNESCO這樣定義:A language is endangered when its speakers cease to use it, use it in fewer and fewer domains, use fewer of its registers and speaking styles, and/or stop passing it on to the next generation.中譯:當講這個語言的人不再講,在越來越少的領域講,越來越少使用它的特色和語言風格,以及/或不再傳遞給下一代,這個語言就是瀕臨危亡。

在這裡,我們不想花篇幅細述台灣話的現況如何符合上述定義(比如入聲、m閉口音的消失,「嗎」取代所有疑問詞),我們想點出:語言的傳承有直向和橫向,必須兩者都具備,這個語言才可能活下去。也就是說,如果父母不再和子女講這個語言(直向),在社區中沒有足夠的人互相講這個語言(橫向),那麼,這個語言一定會「無去」,只是時間遲早而已。

以下這個圖擷取自洪惟仁的書,可以用來呈現台語與華語的消長。華語(黑色)在戰後台灣原本只是個從外面「插入」的語言,但透過黨國鋪天蓋地的語言政策,一方面限縮壓迫台語(灰色),另一方面不斷開疆闢地,最後終於「包抄」台語;台語在自己的地方變成孤島語言,語言孤島最終的命運就是被吞沒,消失於自己的地方。

輯自洪惟仁,《臺灣社會語言地理學研究》第一冊《臺灣語言的分類與分區理論與方法》(台北:前衛,2019),頁114。

如果這張圖太抽象,嚇不了你,那麼,讓我們來看2020年行政院主計總處人口普查的結果吧。6-14歲的人口中只有7.4%的人在家裡主要的語言是台語,相對而言,92.1%主要的語言是華語。請問:台語如何直向傳承、橫向互動?這個語言如何存活下去?客語和原住民諸語言更是悽慘。各語言的說講者,如果愛自己的語言,真的就要想辦法救自己的語言!!面對華語超級霸權,彼此要弱弱相扶,而不是如華語霸權者所期待或鼓動的弱弱相殘。

輯自「2020年行政院主計總處人口及住宅普查總報告」。

如果主計總處的數據,台語說講者還是「袂驚」(不怕),那麼,讓我們來看看洪惟仁的「台灣家庭華語普及地圖」,藍天(家庭使用華語90%以上)大到不得了,綠地(家庭使用華語20-29%)只在南部,小到看不清楚。

輯自洪惟仁,《臺灣社會語言地理學研究》第二冊《臺灣語言地圖集》(台北:前衛,2019),頁55。

年輕的讀者,你們應該很快就可以看到綠地消失。但是我想還是很多台灣人會和你說:「安啦,台語那有可能消失?」這個情況,真的很像全世界都認為台灣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會被中國併吞,只有台灣人老神在在,社會看不到有任何危機感存在。只能說:「青盲牛毋驚銃子」,連如何死都不清楚。

結語

戰後台灣的教育是KMT/ROC黨國教育,教你作文,教你講謊言(無法反攻,天天反攻;明明沒行憲,年年慶祝),真正的實學知識沒教,很多有名學者欠缺人文基本知識,發言可笑,卻暢行無阻。民進黨不重視文化、教育,以及學術,因而沒有評斷力,常被藍營學者帶著團團轉。

民進黨真的就是沒知識,才會將台灣話/台語訂為閩南語。這是1970年代KMT/ROC黨國要消滅台灣意識的作法,1990年代大家都已經恢復台灣話/台語的在地名稱,民進黨竟然「倒退攄」,還要「攄」回1970年代KMT/ROC黨國打壓台語最嚴厲的時代,只准用「閩南語」來稱呼這個語言。如果不是沒知識兼無台灣心,到底要如何講這個「國規民隨」?

有次在文化部開會,李勤岸教授提到現在各校各等級的母語教學課本,台語的教科書就稱為「閩南語」,他很生氣,也很痛心,想發動一個「貼紙運動」,發送「台語」貼紙,大家來將「閩南語」貼掉。那天他突然心臟出問題,講完後當場昏倒,緊急送醫幸而無礙。民進黨用「閩南語」真的會氣死人!

最後,我們呼籲民進黨政府不要倒行逆施,要自我中國國民黨化,也不用學1970年代的KMT/ROC黨國,硬改台灣話/台語為「閩南語」!!或許民進黨管教育文化的,終究就是:沒知識兼無台灣心。

誌謝:感謝陳弱水教授提供語言學方面與陳寅恪相關資訊、葉高華教授提供新書初排版本。

註釋:

註1〈尋女孩〉,《申報》1899年12月7日,第6頁。

註2 郭秋生,〈還在絕對的主張建設「臺灣話文」(六)〉,《臺灣新民報》第九八八號(1933年11月19日),頁8。

註3 用「台語」例,見《灌園先生日記》1927年7月22日、1930年5月28日、1930年6月16日、1930年9月28日、1934年4月10日、1934年11月20日、1937年5月15日、1939年1月20日、1942年1月8日、1944年4月25日。用「台灣話」之例,見1932年8月17日、1934年5月23日、1939年2月12日、1942年7月15日、1943年10月3日、1944年1月20日。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日記知識庫,網址:https://taco.ith.sinica.edu.tw/tdk/)。

註4 《臺灣民報》第七十一號(1925年9月20日),頁11。

註5 葉高華,〈臺灣歷次語言普查回顧〉,《臺灣語文研究》,第十三卷第二期(2018年10月),頁255。

註6 葉高華,《臺灣族群史解謎:揭開平埔、外省、客家、福佬的歷史謎團》(台北:春山出版社,2024),頁48。

註7  周婉窈,〈光,遮蔽,及其再現:臺灣文化協會創立一百年回顧與省思〉,收於林曼麗總監修,《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臺北:臺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2022),頁48-50。

註8 《公論報》在1950-1965年間,使用「台語」969筆、「閩南語」161筆。

註9〈一般經常性案件〉,《僑務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檔號:A319000000B/0055/002399/51/0012/006。

註10 王婧,〈法律與歌仔戲形象(1945-1980s)〉(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8),頁121、125、129、133、134、136、147。

註11  Taipei Times  2016年11月8日一篇報導“It’s not too late to save Taiwan’s languages”起頭就說:UNESCO has long defined Taiwan’s indigenous languages, as well as Hakka and Hoklo (also known as Taiwanese) as endangered languages.中譯:UNESCO 早就將台灣的原住民諸語言,以及客家話與福老話(又稱台灣話)定義為瀕臨滅絕語言。連結:https://www.taipeitimes.com/News/editorials/archives/2016/11/08/2003658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