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民主」的定義不同,如何影響一個國家的民主?
王宏恩
什麼是民主?雖然許多菜市場政治學的讀者都曾經在高中公民課上背過民主的定義,但是對於才民主化不到四十年的台灣來說,台灣人們對於何謂民主可能有不同的想法跟想像。但是民主也可以跟鳥鳴、日出、甚至綠豆糕一樣(現在大家還會讀〈雅量〉這一課嗎),大家定義都不一樣也沒關係嗎?而不同國家的人們對民主的想像又有何不同?
這個問題對於政治科學乃至於民主化的進程來說,都是一個嚴肅的課題。對每一個威權國家來說,假如我們希望民眾追求並推動該國成為民主國家,那第一個前提條件就是人們要知道什麼是民主制度,才有目標去推行民主化。同樣地,已經成為民主國家的選民,也需要知道何謂民主,才不會在幾次多數決之後就不小心把民主給丟了(例如不斷允許破壞民主制度的人執政),而造成民主衰退。
反過來說,對於許多獨裁者以及威權政黨來說,它們自然就有誘因去改變民眾對於民主的看法,讓民眾對於「民主」的定義是更支持這些獨裁者持續統治。舉例來說,自從習近平就任中國國家主席以來,就一直透過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來改寫「人權」的定義,把發展式人權(Right to Development)納進人權的範疇(https://voicettank.org/single-post/2020/10/15/101502/),宣稱一個國家總體經濟好、就等同於該國的人權好。在中國這種定義下,政府不管做什麼事情,只要宣稱是在拚經濟,就等同於在保護人權了,聽起來荒謬,但已經成為聯合國裡的正式規定。但是這樣的宣傳有效果嗎?我們要怎麼去跨國比較不同國家民眾對於民主的看法。
今天菜市場政治學要介紹的新書,是2022年3月發行,由甫過世的中研院院士朱雲漢教授、與人民大學政治系教授呂杰共同撰寫的新書:
Lu, Jie, and Yun-Hun Chu. 2022. Understandings of Democracy: Origins and Consequences Beyond Western Democrac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ttps://global.oup.com/academic/product/understandings-of-democracy-9780197570401?cc=us&lang=en&
這本書分析了過去二十年來所累積的全球民主動態調查(Global Barometer Surveys https://www.globalbarometer.net/ )於2010年至2013的民調資料,包括了72個國家,十萬個受訪者,橫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全球民主動態調查,是一個全世界的政治科學家一起進行的研究計畫。先由全體政治科學家一起開會,擬定一個全球通用的學術問卷,問民眾對於民主的看法以及其他政治議題,接著翻譯成各國文字,然後在各國發放問卷調查民眾。這樣就可以跨國比較全球民眾對於民主的看法,並探索其解釋因素。
尤其是因為跨國調查,從方法論上來說,可以特別去分析一些國家層級的因素是否影響到民意。假如只在一個國家內調查,「大家都吃台灣米長大的」,大家也都是使用一樣的選舉制度、也經歷過同樣的國家特性與各種同樣的因素,我們不會知道制度或其他國家層級的因素是否影響到民眾。但假如跨國比較,就可以有足夠多的變數,例如我們可以估算一下選舉制度、憲法、地理位置、國家經濟表現、民主化了多久等不同因素,到底有沒有影響到民意。
人們覺得民主是什麼呢?全球民主動態調查團隊先透過訪問的方式,收集民眾對民主的看法,「你覺得民主是什麼?」接著,團隊把它大致化約成兩大類:
第一大類是民主的核心價值(intrinsic value),具體來說包括自由、人權、選舉制度、分權制衡、依法行政等。這也是大多數民主學者對於民主的定義。
第二大類則是民主的工具價值(instrumental value),具體來說主要是政府施政的結果,例如是否注重公平、重分配、廉潔、社會福利、政府效能等。
雖然這些工具價值的內容,許多是人們所期盼的,但是跟民主核心價值在定義上並不相同。雖然過去統計研究顯示兩者之間可能是正相關,一個國家越能實現民主的核心價值、通常也越能實現其民主的工具價值,但畢竟兩者的定義有基本的不同,而人們也可能傾向定義民主為兩種之間的其中一種、或者比較偏向某一種。
因此,全球民主動態調查裡,就邀請各國民眾在這兩群的價值之間選擇一個最重要的:『在卡片上的四項說法當中,您認為哪一項是民主最為重要的特徵?
「政府降低貧富差距」、
「政府不浪費公帑」、
「人民經由公平自由的選舉選出政府領導人」、以及
「人民可自由公開表達政治觀點」』
假如民眾選擇前兩者,那就是比較傾向支持民主的工具價值、而選擇後兩者就是傾向比較支持民主的核心價值。(關於台灣不同世代、不同黨派對於這兩者的選擇,請見菜市場政治學2014年的這篇文章https://whogovernstw.org/2014/04/21/yitingwang1/)。為了公平起見,問卷上設計了好幾題類似的題目、也把題目選項順序隨機,已確保民眾不會因為偷懶就亂選、或者一時選錯。
那世界各地的民眾在選擇工具價值與核心價值上是否有差異呢?在下面這張圖中,兩位老師進一步把全世界的民眾分成不回答的受訪者(agnostics)、追求利益支持工具價值者(benefit seeker)、支持民主原則核心價值者(principle holder)、以及在兩原則中間舉棋不定者(fence-sitters)。在下面這張圖中,可以看到東亞跟北非都有近半數的選民是利益追求者,也就是把政府的施政當作是民主與否的依據。而美國與拉丁美洲則是有近半數的民主原則核心價值者,把法治、人權作為民主的定義。
這樣對民主價值的定義不同,是否會影響到人們對政治的判斷?兩位教授做了非常有趣的研究。首先,這72個國家的十萬位受訪者,同樣在被訪問時被要求評價美國、以及中國的民主程度。透過統計分析發現,平均而言,當受訪者對民主的定義越是傾向工具價值的政策產出,就越會覺得中國是民主國家、美國不是;而當受訪者對民主的定義越是傾向核心價值的程序人權,就越會覺得美國是民主國家、中國不是。換言之,當民眾對於民主的定義有所不同時,就會進一步拿這個判準來評論中美兩國;假如該國民眾未來也要追求「民主」,就也會依據對民主的定義,選擇拿中國或者美國來當範本。
除此之外,本書也發現越是支持民主核心價值者,越具有較高的投票率,也越會依照該國的實際民主程度來有對應的民主滿意度(也就是該國制度越民主的話,支持民主核心價值者就會越滿意該國的民主程度;反之亦然,如下圖)。相較之下,假如對民主的定義是工具性的政策結果,不只具有較低的投票率,對自己國家的民主程度的評價也會跟專家對該國民主的評價相反(專家越覺得該國制度是民主的,支持民主工具價值者反而越覺得該國不是民主)。
這兩種相反的傾向,在非民主國家中特別明顯。換句話說,當非民主國家內的選民知道民主的核心價值,就更可能會對該國的民主程度不滿,進一步追求推動該國的民主化;但假如那個非民主國家內的民眾對於民主的定義是貧富差距、失業率、政策補貼等,那麼就不會對該國的民主程度不滿、也比較不會進一步地政治參與來促使該國民主化。在這種趨勢之下,民主化就成為了「自我實現的諾言」。
從這本書的研究結果來看,不難看出為何現在許多威權國家也要爭奪民主的定義與話語權:各威權國家也都宣稱自己民主、甚至舉辦選舉,但在同時把民主的定義偷偷修正為經濟成長率、修正為政府撒錢政策、修正為只要家父長式的照顧民眾就是民主。這些宣傳讓民眾對於民主的定義本身分岐,進一步不會去追求國家的民主化、也降低政治參與,最後成功讓威權政府省下統治的成本。
總結來說,《Understandings of Democracy》一書完整地整理並呈現全球民主動態調查的跨國研究結果,解釋了各國民眾對於民主的理解是如何受到短期、中期、長期的個人及時空因素所影響。對於要探討民主化、民主衰退、民主定義、菁英政治的學生來說,或是想要進一步研究美中交鋒對於世界民意以及民主制度未來的影響的學者,本書都會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文獻與起始點。
(文章轉載自:菜市場政治學 2023/03/19 網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