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名稱「臺灣台語」之商榷
邱偉欣
爭議的起點
台灣社會向來多事,近來,「臺灣台語」一詞的出現,引發了另一波的關於語言名稱的爭議;爭端的由來在於台語使用族群,長期抗議政府將他們的語言名稱稱呼為「閩南語」,因而要求正名。
文化部依據〈國家語言發展法〉之相關規定,於2022年8月提出〈國家語言發展報告〉,其中,為了解決上述「台語」或「閩南語」的爭議,報告中建議:口語中的語言名稱,尊重各界自稱使用,而書面用語,前述「台語」以臺灣台語、台語、臺灣閩南語稱之。
文化部雖已公佈了這份報告並提出建議書面用語,但卻遲遲不見其他部會動作,最為人詬病的是教育部的書面用語始終堅持使用「閩南語」一詞。幾經抗議、斡旋之後,今年(2024)七月,教育部終於同意更改閩南語一詞為臺灣台語,「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臺灣閩南語線上辭典」等稱呼通通都走入歷史。
「台語」或是「閩南語」?
「台語」名稱最早的紀錄可能是劉家謀(1853)的〈海音詩〉一百首之七十一,當中不僅提到了「臺語」,也提到了「紅龜粿」一詞,並且說明了「龜」字的發音:臺語「龜」若「居」,取「居財」之意也。據此,我們可以大膽推斷說,海音詩中的「臺語」意涵與今天社會一般稱呼的「台語」相同,但我們無法肯定地說出清帝國時期,「台語」一詞有多廣泛的被使用?是使用該種語言的人群自稱的語言名稱嗎?
到了日治時期,「台語」一詞的使用情況則明顯不同。日本人在殖民台、澎之後,將他們在殖民地台灣最常聽到的語言稱為台湾語(たいわんご);日治時期所出版的官方書籍,皆使用了台湾語一詞,如《臺灣日用土語集(臺灣語集)》、《臺灣言語集》、《大日本新領地臺灣語學案内》、《臺灣語》等書,另外像是《臺語類編》、《國語對譯臺語大成》、《銀行台語會話》、《警察官對民眾臺語訓話要範》、《臺語和譯修養講話》,則直接使用了「臺語」一詞。官方之外,民間也同樣使用了臺灣語或臺語的稱呼,如連橫在《臺灣民報》288、289號上發表的〈臺語整理之頭緒〉、〈臺語整理之責任〉,以及《臺灣語典》,均使用「臺語」一詞,而在1920年代末到1930年代初發生的「臺灣話文運動」,參與其中的知識份子也都直接以臺灣話指稱當今我們所認識的「台語」。由上述歷史發展可知,我們今天稱呼的「台語」,它是由他稱轉化為自稱,其意義則在日治時期形成並且固定下來。
「閩南語」一詞則是相對晚近出現的語言名稱。
對台灣史略有涉略的人都知道,日本帝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後,中華民國政府旋即以合法者自居,「光復」了台灣。在日人剛離開,中國人剛到台灣不久的時段中,「台語」是如何被稱呼的呢?根據已知的官方出版品、公文顯示,從1945-1960年代,「台語」的名稱就是「台語」。(註1)「台語」名稱驟然轉變為「閩南語」大約發生在1960年代後期。(編按:根據最新研究,「台語」在1954年就被KMT/ROC黨國改為「閩南語」。)
根據周婉窈與吳俊瑩以保守的《聯合知識庫》所做的語詞檢索統計,指出「台語」一詞在1950-1969這段時間的使用率均遠高於「閩南語」一詞,但在1970年之後,「閩南語」一詞的使用率急速成長,且使用率是「台語」的1.5倍到2倍之多;「台語」一詞的使用相比於1970以前,則忽然大量萎縮了!更有趣的是,「台語」一詞的使用率在1990之後(也就是台灣解嚴之後)居然猛爆式的成長,不但數量超過「閩南語」一詞,而且比1950年代數量更多!(註2)
考慮國語運動、戒嚴、解嚴以及1970年代在國際政治局勢中風雨飄搖的中華民國,「台語」、「閩南語」使用率的此消彼長,恐怕是黨國介入的人為因素導致。
首先我們考慮「國語運動」。(註3)這是由來自中國的國民政府聯合來自中國的語言學者所發動。初期雖有「恢復台語;以方言學國語」的主張,但未曾真正落實。實際上落實的則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種語言的意識形態。在這種意識形態下,佐以中國語言學者所進行的語言分類,和廈門話親近的台語自然被歸類到「閩南語」的語群分類之中。至今,仍有為數不少的台灣語言學者,舉著這面中國語言學的學術大旗,宣稱台語的正名是閩南語呢!
再者我們考慮戒嚴、解嚴以及1970年代在國際政治局勢中風雨飄搖的中華民國。戒嚴,說穿了就是對一般百姓施加的政治枷鎖,使其無法自在行動,自由言語。在這種政治枷鎖之中,再加上1960-70年代中華民國遭遇雪崩式斷交,(註4)外交上如此風雨飄搖,對台內部只能以經濟民生等內政措施繼續攏絡台灣人,以及加強意識形態的緊箍。將社會通用的「台語」名稱扭轉為「閩南語」屬於後者,畢竟,「台語」太台了,「閩南語」的名稱以及意識形態才能擁抱閩南,使其對中華民國的認同更形完整啊。
「客」與「台語」
客家人如何稱呼「台語」呢?「台語」之稱,是否傷害了客家人?
為了回答上述問題,必須先釐清「客家」一詞的由來。
「客家」一詞究竟何時出現呢?根據基督教新教巴色會(Basel Mission)傳教士的紀錄,「客家」這個名詞的出現不會晚於十九世紀中葉:
……移民至廣東南部與土民,或稱本地人生活在一起,被稱為『客家』(註5)
十九世紀(1893)法國的《通報》同時使用「客家」和「Hoklo」這兩個名詞來分別指稱兩個族群:
福建有兩種方言……Hakka是廣東方言,Hoklo是廈門方言。(註6)
「客家」一詞為西方傳教士在中國地區所記錄下的族群稱呼,但在中華民國統治台灣之前,並未在台灣社會通行。台語稱呼客族為「客人(kheh-lâng)」,Pangcah(阿美族)稱呼客族為「ngaingai」,而我們(筆者為客家人)自稱為「客人(hagˋ nginˇ)」。「客家」一詞乃是隨著中華民國的黨國勢力一起來到台灣的。差不多跟中華民國到台灣同時,中國語言學家不僅把台語分類到閩南語之中:閩南語-廈門音、漳州音、泉州音,也把台灣的客語分類到了中國的客家語之中。從「客」到「客家」這種自稱的轉變,無形中也是從台灣到中華的意識型態轉變。
臺灣客語未使用「閩南語」或「台語」一詞稱呼這種語言,該語言被稱為「hog loˋ fa(學老話)」;即便有人指證歷歷宣稱「hog loˋ」為「福佬」或「鶴老」,但只不過是玩轉聲音與文字的搭配遊戲而已,這兩個音節並未有實際上對應的漢字,在此我們姑且使用客委會推薦的「學老」兩字。
以上這一切看似離題的討論只是為了說明,「閩南」、「閩南語」、「閩南人」這些稱呼,從來都不是台灣社會的用語,而是中國國民黨和中華民國(簡稱黨國)所發明的用詞,目的就是與中國接軌。
而客族群由於是台灣的少數,部分人接受了黨國的政治攏絡,也接受了「客家」一詞做為認同的標誌,對於以「台」為標誌的「台語」稱呼才會如此反感吧?
原住民與「台語」
原住民社群又是如何稱呼「台語」的呢?
以筆者較為熟悉的阿美語為例,他們稱呼說台語的人為「Taywan」,說台語就是「misa no Taywan」; Taywan其實就是「台灣」或「大員」的音譯。其他族語對台語社群的稱呼還有:Pairang,Mukan……等等,無論哪種稱呼,都看不到「閩南」,看到的都是台灣歷史中族群互動的痕跡。(註7)
中國語言學家來到台灣把台灣語言分類的時候,唯一一種無法與大中華語言分類接軌的就是原住民社群的語言。於是,他們只好沿用日本人的分類,把原住民社群的語言分類為「高砂語」。
當然,如今我們以族群名稱概括該語言。但事實上,台灣的原住民族群並沒有把語言命名的習慣,而是稱呼該族人說的話是一種語言,比如:阿美語為“O sowal no Pangcah(阿美族的說話)”,卑南語為“Ku ngaiyan i Pinuyumayan(卑南族的說話)”,依此邏輯,「台語」就會是Taywan/Pairang/Mukan的說話了。
既然只是一群人的說話而已,怎麼可以有「台」的標誌呢?怎麼能獨佔「台」呢?部分原住民恐怕因此對「台語」一詞感到反感,但無論如何,也不能把對方冠上「閩南」的標誌吧?
雙重認同的政治標籤:「臺灣台語」
經由上述簡短的討論,大致釐清了幾項事實:「閩南語」一詞是戰後的黨國產物,而「台語」一詞,原本為他者給予的語言名稱,後轉變為該語言使用者以及台灣社會對該語言認可的通用名稱:非一些人誤解的「台灣的語言」(註8)的縮寫。
「台語」使用者構成台灣社會中人數最多的語言社群;戰後,人數相對少的「黨國」統治台灣,強烈打壓「台語」使用社群乃成為必要的統治手段:客語和原住民語一樣在國語運動中受到壓制,但唯獨「台語」被特別嚴重的污名化(台語=粗俗),客語和原住民語一樣與華語有語言接觸,但唯獨台語和華語接觸後產生的「台灣國語」被刻意標籤化(台灣國語=國語不標準、教育程度低)。解嚴後,由於「台灣」成為大家一致的認同標籤,「台語」一詞再度爆發式的躍上檯面,衝破黨國設計的「閩南」框架,有心人士乃趁機挑撥「台語」不該獨佔「台」標籤!
做為黨國「國語運動」鐵蹄下餘生的語言:客語、原住民語和「台語」,都是既成事實的瀕危語言。(註9)華語是主要壓迫者,但客語、原住民語卻將反抗的矛頭指向「台語」,荒謬且悲哀。這齣帶有黨國遺緒的荒誕情境劇已經上演三十餘年,終究,政治繫鈴政治解,「臺灣台語」成為目前僵局的暫時解方。
就筆者所知,「臺灣台語」這個名稱首度被公開使用是2015年,前台灣基進黨(註10)黨主席陳奕齊先生在一次演講中,(註11)由於聽眾提問質疑:河洛語、客家語、山地話都是台灣語,而以「臺灣台語」、「臺灣客語」、「臺灣原住民語」做為語言名稱回應,此建議後來也獲得前台灣南社社長曾貴海醫師認同並支持。(註12)
為何語言名稱前方要冠上「臺灣」呢?因為這是代表對於台灣國家的認同,而其後的語言稱謂則代表對己身語言的認同。因此,「臺灣XX語」乃是一個有個雙重認同的政治標籤,宣告:我們共有國家台灣,並以此賦權各國家語言!
最後需要提醒所有讀者,「臺灣台語」名稱其實僅是用在書面語的規範,口語使用上並無任何明文規範。「臺灣台語」名稱至少是「台語」使用者長期對抗中華民國賜名「閩南語」的這場霸權戰爭中,第一步的勝利。但畢竟,「台語」仍是最普遍的名稱。期待有朝一日我們都能以自己的方式命名自己族群的語言,不再因意識形態而指點別人的語言名稱;官方也無需再刻意規範語言名稱的書面用語。
註釋:
註1 官方出版品如1950年出版的《實用台語會話》,1958年出版的《注音臺語會話》都稱呼台語為台語。
註2 周婉窈、吳俊瑩,〈台語/台灣話如何變成「閩南語」?一個「去台灣化」的政治性用詞(更新版)〉,《台灣放送》網站 2024/11/24:https://www.telltaiwan.org/?p=9930
註3 「國語運動」是一個強制普及華語做為通用語的語言政策;此政策造成台灣所有的本土語言目前皆面臨傳承斷層。
註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71年取代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席次,隨即引發骨牌效應,至1972年共有25個國家與中華民國斷交。
註5 Hamberg, Theodore (1854) The Visions of Hung-Siu-tshuen, and Origin of the Kwang-si Insurrection. Hong Kong: The China Mail Office.
註6 T’oung Pao (1893) BULLETIN CRITIQUE, 4: 3, 312-314.
註7 Pairang為卑南語,也是排灣、魯凱等多個族群對那群平地人的稱呼,中文習慣寫為「白浪」;此詞也出現在人名中,推測與族群通婚有關,如排灣族藝術家Pairang Pavavaljung。Mukan為賽德克語,詞根kan與「吃、會吃」有關,此詞可能是族群間的文化指涉。
註8 台灣的語言包括客語、原住民多種語言,以及台語。
註9 陳淑嬌( 2003),〈台灣語言活力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91-2411-H-415-008)。
註10 2015年時的基進側翼政團,於2016年改組為基進黨,2019年改組為台灣基進黨。
註11前台灣基進黨黨主席陳奕齊先生2015年演講側錄: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videos/578891485593372
註12 成大台文系教授蔣為文行文指出,曾貴海醫師於2018年12月1日對前往拜訪的客家後生社成員建議以「臺灣」之名冠諸語言名稱之上。來源,自由評論網: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662648
本文原刊於《新世紀智庫論壇》第107期(2024/9/30),頁87-91;略經編輯重刊於此。